什么是大类招生?
答:中国绝大部分大学填报志愿的时候就填报了专业,但是浙大是大类招生。所谓的大类招生,就是填报浙江大学时专业是不确定的,考生填报的是大类专业,主修专业将会在进入浙大后第一年确定。
例如:你被录取到工科试验班(信息)大类(简称“工信”),工信内含十个专业,分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新增),信息安全(新增),控制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光电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那么你的主修专业到时候会在十个里面选一个。
因为浙大是全中国门类最齐全,专业最齐全的综合性大学。进入浙大之后,各个学院都会组织专业见面会进行讲解,届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主修专业确认。主修专业确认会进行三轮,确保所有同学都有自己的主修专业。
跨大类转专业
答:有的同学可能会问,我如果高考的时候选了社科大类,后来我想读建筑了,还能转专业吗?
当然可以。而且浙大转专业相比国内其他大学相对更加容易。楼主身边的同学转专业基本都成功了,有从冷门专业跨到热门专业的,也有同学发现了自己的理想从热门专业跨到冷门专业的。
从2016级开始,浙大跨大类名额扩充到20%。这是什么概念?例如,今年招进来5000人,但是学校实际设置的专业数是6000个。例如计CS(计科)类内招生是100人,那么按照规定计课需要再拨出20个名额给跨大类或者类内转专业的学生。
并且浙大的转专业制度不同于国内其他大学。国内其他大学不少的转专业的前提是:“成绩达到所在学院的前10%~%15,才有资格向转专业学院提出申请”。但是浙大是只要你申请的那个专业今年的招生没有达到计划数并且你在大一上修了转专业需要的前置课程,该学院必须无条件接受,如果申请人数该学院的计划数,学院才可以进行面试筛选。当然了,假如你要转去那个专业非常热门,你的GPA(成绩)会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想转专业的同学,大一上一定要好好学习!
还有一个特点是,浙大转专业不会关注你高中文理科背景,即使你高中学的是文科,但是你大学想读理工科,只要你在大一上修了前置课程(最多3门)并通过,就能申请转理工科。(文科妹纸跨大类去学建筑完全不是梦啊)
常见问题,“我考了xx分,进浙大概率有多大?进xx专业概率有多大?“
答:这个问题谁都无法回答,浙大最后的录取线根据你所在省份考生的报考情况确定,招生计划中,最后一人的分数就是浙大最低录取线。也就是说,假如你所在省份前100名都报考浙大了,那么浙大录取线就比清华北大还高。假如你所在省份没人报考浙大,那么浙大录取线就是一本线。
分数不足以看你是否能够进浙大,需要看你的全省排名,如果你在省内的排名高于往年报考浙大的最低名次,那么你进浙大的概率就是90%。你也不要过于纠结剩下10%了,万一你那个省份所有本来打算报清北的同学突然全部改报浙大呢?哈哈,谁知道呢?
浙大各个大类的最低录取线基本都差不多,略有几分之差,而且每年各个大类最低录取分都会有一定的浮动。所以,概率这东西是不好回答的。以浙江为例,如果你是全省理科前1500名,基本所有工科大类都能报,卓越计划的话比较吃力。那如果你是浙江2700名+的话,很可能就要被调剂,但是也没关系。我都见过垫底进浙大后来跨大类进金融试验班的。
国防生
答:一些分数不够浙大的同学可能会对国防生感兴趣。
浙江大学国防生网站:
http://www.gfs.zju.edu.cn/
国防生报考需要体检,需要你自己去报名。国防生一周会有两三次训练,其余的生活学习和浙大普通学生没什么区别。不过毕业之后要服从军队安排。本科毕业入伍拿中尉军衔,研究生拿上尉军衔,博士拿少校军衔。国防生每年还会有补贴的奖学金。
浙江大学提前批次如何招生?
答:1.提前批次招生专业大类包含:应用生物科学(农学)、应用生物科学(生工食品)、工科试验班(海洋)、海洋科学专业。其中,应用生物科学(农学)包含农学、园艺、植保、茶学、应用生物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园林9个专业,应用生物科学(生工食品)包含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工科试验班(海洋)包含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3个专业。
2.上述提前批次招生专业大类录取的学生,入学一年内确认主修专业,确认范围仅限于提前批次的15个专业。学生可以辅修其他类专业或修读双学位。
3.根据浙江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主修专业确认到农学、园艺、植保、茶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6个专业的浙江籍学生将免交学费。
4.应用生物科学(农学、生工食品)国际化培养:与美国常春藤名校康奈尔大学“2+2”联合培养,与英国爱丁堡大学“2+2”联合培养;与美国北卡州立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英国利兹大学实行“3+1”、“3+1+1”联合培养;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签署“3+2”学生交流合作协议。短期国际交流项目有: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密歇根州立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普渡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大学、日本创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