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浙江大学医学院与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联合招聘博士后

[复制链接]
飘柔的诱惑 发表于 2019-4-28 12: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浙江大学医学院-剑桥大学联合招收博士后计划项目

岗位一
研究方向:肝脏移植

合作导师(浙江大学)及团队简介:
徐骁,浙江大学外科学教授、主任医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肝移植学组组长。主要研究方向:(1)肝癌分子分型精准肝移植;(2)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发生机制和防治新策略。更多信息请见徐骁老师个人网页:https://person.zju.edu.cn/0097425

合作导师(剑桥大学)及团队简介:
Patrick Maxwell教授,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客座教授。现任剑桥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与细胞学分会主席。Patrick Maxwell院士主要研究领域是细胞对氧的反应。其研究成果表明羟基化是控制蛋白质破坏的一种新方法,且细胞中存在“氧感应器”。在Nature、Lancet和Nature Genet等顶尖杂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英方团队核心成员包括剑桥大学器官移植中心主任Nicholas Torpey博士和英国癌症研究所剑桥中心的Matthew Hoare博士(肝癌方向)。

联合招收博士后工作计划:
第一年:在浙江大学开展肝移植领域分子机制、调控网络、移植标准、预警标志物和精准诊治等方面的基础研究;第二年:在剑桥大学进一步开展上述肝移植领域的分子机制和防治新策略的深入研究。完成相关研究的论文撰写,并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

岗位二
研究方向(1):营养代谢的分子与遗传机制研究;
研究方向(2):肥胖及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研究方向(3):微量元素稳态代谢的分子机制。

合作导师(浙江大学)及团队简介:
王福俤,营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医学院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所长。国家万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学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百年科技强国发展战略研究”健康促进专题执笔专家、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生物微量元素分会会长、健康科普宣教微信公众号“营养发现”创始人。获奖情况: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奖(2011)、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2018)、教育部高等教育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8)。多年来运用医学及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开展微量营养稳态代谢的分子机制及重大慢性病(包括肿瘤、心脑血管及神经退行性疾病)防控新策略研究。在Nature Genetics、Nature、Nature Medicine、Blood、Hepatology等著名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论文他引3300余次;主编译专著4部;申请专利12项;百余次应邀在国内外学术大会及著名大学院所进行主题报告。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杰出青年项目、重点项目(3项)、面上项目(5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首席);参与多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等。更多信息请见王福俤老师个人主页:https://www.researchgate.net/lab/Fudi-Wang-Lab 或,https://person.zju.edu.cn/Fudi

合作导师(剑桥大学)及团队简介:
Nick Wareham教授,从事营养与肥胖及糖尿病病理与遗传机制研究,是营养学、流行病学及人类遗传学领域的国际顶尖科学家。Wareham教授领导着剑桥大学多个研究部门,担任包括MRC流行病学中心主任、代谢病研究所所长等职位,在剑桥大学具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和学术领导力。在世界优秀学术期刊包括Science(2篇); Nature Genetics(2篇)、N Eng J Med(1篇)、Lancet(3篇);JAMA(1篇)等发表论文700余篇, H-因子122,引用超过62984次(Web of Science)。

联合招收博士后工作计划:
拟结合合作双方的互补优势,开展营养代谢的分子及遗传机制研究,围绕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分子机制或人群流行病学领域展开深入研究。


浙江大学医学院-斯坦福大学联合招收博士后计划项目招聘启事

岗位一
研究方向(1):胃肠道肿瘤的靶向及免疫治疗的转化医学研究
研究方向(2):长寿的转化医学研究

合作导师(浙江大学)及团队简介:
闵军霞,肿瘤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特聘教授。2006年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学博士;2006-2010年哈佛大学医学院医学遗传系博士后;2010-2014年任诺华(Novartis,美国)肿瘤部新药研发团队负责人,主要进行整合分析多种组学大数据发现肿瘤新型分子靶标及CAR-T的优化研究。 2014年加盟浙江大学医学院并入选浙江省海外高层次“浙江省千人”创新学者及“浙江省特聘专家”。多年来主要运用医学及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开展肿瘤的转化医学研究。在Nature Medicine、Hepatology、PNAS等著名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多次应邀在国内外学术大会及著名大学院所进行主旨报告。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更多信息请见闵军霞老师个人主页:https://person.zju.edu.cn/Junxia

合作导师(斯坦福大学)及团队简介:
程震教授,现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分子影像中心肿瘤分子影像化学实验室主任,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分子影像中心、克莱瑞-斯坦福癌症早期检测研究中心、斯坦福癌症研究所、放射科及BioX中心副教授。长期从事肿瘤分子影像技术、多模态分子探针的研制和开发, 至今发表论文230余篇, H-因子61,引用超过12800次(Google学术)。程震教授在肿瘤分子影像探针及纳米药物研发及转化方面研究成果卓著。

联合招收博士后工作计划:
拟结合合作双方的互补优势,开展胃肠道肿瘤的靶向及免疫治疗的转化医学研究,在消化道肿瘤早期分子诊断及精准纳米治疗方面有所突破。

岗位二
研究方向:医学X射线定量成像及医学影像深度分析

合作导师(浙江大学)及团队简介:
牛田野,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和附属邵逸夫医院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特聘专家,科技部863计划“青年科学家”,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罗格斯分校放射肿瘤学系兼职副教授、美国应用临床医学物理期刊(SCI收录)编委、美国医学物理与工程类顶级期刊Physics in Medicine & Biology期刊(SCI收录)国际咨询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和精准放疗技术分会委员。其团队主要从事多学科交叉的医学工程研究,致力于将设计图像定量化分析技术用于临床肿瘤治疗评估,包括基于临床病例数据收集的肿瘤治疗疗效评估、超低剂量双能CT用于人体组织精准识别等。

合作导师(斯坦福大学)及团队简介:
邢磊,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放射肿瘤学系教授,Jacob Haimson讲席教授,放射肿瘤系医学物理学部主任,美国医学物理学会院士,电子工程系客座教授。分子影像、Bio-X和癌症生物学项目成员。其团队致力于医学物理和医学影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创建和领导了国际上第一个集成医学物理、纳米医学和分子影像的研究中心,该中心也是第一个把放射肿瘤治疗学与分子影像学相结合的转化研究中心。

联合招收博士后工作计划:
第一年:在浙江大学牛田野教授课题组开展医学成像和图像处理的研发工作,设计X射线断层功能成像方法,构建成像-治疗一体化数据分析评估体系;第二年:在斯坦福邢磊教授课题组深入研究功能成像在临床治疗引导和评估中的作用,构建肿瘤治疗的多模态影像评估系统。

岗位三
研究方向:神经元树突发育与退行的分子机制研究

合作导师(浙江大学)及团队简介:
邹炜,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特聘教授。其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神经元树突发育的分子机理;(2)神经退行的分子机制;(3)抑制神经退行的小分子化合物筛选及其功能研究。多篇原创性研究论文发表于Developmental Cell和eLIFE等本领域国际著名学术杂志。更多信息请见邹炜老师个人主页:https://person.zju.edu.cn/weizou

合作导师(斯坦福大学)及团队简介:
沈康,斯坦福大学生物系终身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其团队主要研究方向是:(1)突触发育的分子机制;(2)突触囊泡转运的分子机制;(3)神经元微管极性建立和维持的分子机制。(4)神经元树突形态建成的分子机制。更多信息请见沈康老师的研究组主页:http://web.stanford.edu/group/shenlab/cgi-bin/shenlab/

联合招收博士后工作计划:
第一年:在浙江大学邹炜研究员课题组开展遗传学筛选、基因定位和克隆、突变体表型分析等工作,鉴定新颖的树突发育和神经退行调控因子;第二年:在斯坦福大学沈康教授课题组利用先进的超分辨显微成像、单细胞转录组分析等技术,深入研究新调控基因的分子机制。

岗位四
研究方向:功能化纳米探针的研发及其在肿瘤分子影像及治疗中的应用

合作导师(浙江大学)及团队简介:
周民研究员,恶性肿瘤预警与干预教育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曾长期在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从事分子影像及纳米医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其团队主要研究工作为医学分子影像探针设计合成、智能纳米载体材料在预临床研究及临床转化,特别是多功能纳米药物用于癌症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和早期诊断,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性结果。
更多信息请见周民老师个人主页:https://person.zju.edu.cn/mi

合作导师(斯坦福大学)及团队简介:
Sanjiv Sam Gambhir教授,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放射学系主任、分子影像中心主任。在Science、Nat Biotechnol、Nat Med、Nat Nanotechnol、Nat Method、Ca-Cancer J Clin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600余篇,是分子影像学领域的国际领军专家。其团队主要研究方向是分子影像探针的研发,在肿瘤的早期检测、早期成像及治疗方面处于国际顶尖水平,特别是在药物的临床转化和应用领域有着卓著的成绩。
详见Gambhir教授个人主页:https://profiles.stanford.edu/sanjiv-gambhir.

联合招收博士后工作计划:
第一年:在浙江大学周民研究员课题组开展分子影像探针的研发工作,设计具有多功能拉曼及其他功能的分子影像探针,构建拉曼为基础的诊疗一体化纳米药物,并考察其各理化性质;第二年:在斯坦福大学Gambhir教授课题组深入研究分子影像探针在肿瘤及其他疾病领域的生物学评价及开展预临床实验。

岗位五
研究方向:基于CRISPR-Cas9系统的基因技术研发与运用

合作导师(浙江大学)及团队简介:
陈宝惠,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双聘于浙大附属第一医院,博士生导师。陈宝惠研究员致力于开发基因组动态成像技术,并结合基因组编辑,探索四维基因组如何在发育、环境响应与疾病发生过程中执行功能。近年来在利用CRISPR-Cas9系统实现活细胞基因组动态成像领域取得一系列进展,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于Cell, Nucleic Acids Research,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著名杂志上。更多信息请见陈宝惠博士的个人主页:https://person.zju.edu.cn/chenlab2017

合作导师(斯坦福大学)及团队简介:
亓磊(Stanley Qi),斯坦福大学生物工程系和化学与系统生物系教授。其团队主要致力于合成生物学、基因技术研发和细胞治疗方向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主要包括首次将Cas9分子开发改造为核酸酶沉默的dCas9分子,并利用dCas9开发了一系列技术,包括:基因沉默技术CRISPRi、基因激活技术CRISPRa、3D基因组重建技术CRISPR-GO和多基因表达调控及多基因神经元分化筛选系统。拥有专利20多项。在国际刊物Cell、Nature及子刊发表多篇论文,论文引用近万次。亓磊博士获得多项荣誉,包括NIH Director’s Early Independence Award, Pew Biomedical Scholar, Alfred. P. Sloan Scholar.更多信息请见亓磊博士的研究组主页:http://med.stanford.edu/qilab.html

联合招收博士后工作计划:
第一年:在浙江大学陈宝惠研究员课题组开展基于CRISPR-Cas9系统的新技术研发;第二年:在斯坦福大学亓磊教授课题组开展基因治疗研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校园风景|浙大贴吧|心灵之约|二手交易|租房信息|招聘信息|浙大考研|封禁帐号|HK152688号|广告联系

GMT+8, 2025-9-16 04:32 , Processed in 0.02431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浙江大学西湖论坛,非官方,独立自在的第三方浙大网上校园社区

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请访客自行甄别文章内容真假!

Copyright 2010 浙江大学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