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是什么时候建成的?

[复制链接]
和尚还追星 发表于 2019-4-27 00: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片丹心照玉泉  悠......



一片丹心照玉泉

悠悠浙大,历经沧桑。浙大百年中对学校发展贡献最大的毫无疑问当属竺可桢老校长,其他校长如蒋梦麟、马寅初等也因为他们的声誉成就而广为人知,但有一位对浙大作出了巨大贡献的老校长却鲜为人知。

浙大在解放前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曾被誉为“东方剑桥”,是全国“五大名校”之一。1952年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浙大从拥有七个学院的综合性大学调整为仅剩一个工学院的工科性大学。知名教授大都调往其它部门和高校,留守的教授仅有32人,许多教职工对调整想不通,不能理解好好的一所名牌大学为什么被调整得只剩工科四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刘丹被任命为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兼第一副校长。

面对当时学校混乱的局面,刘丹知道自己当前的任务是稳定师生情绪,重新开展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拥有多年行政工作经验的他有信心带领这所高等学府重新走向辉煌,不过他没想到的是,从此他将与浙大紧密相连直到生命的终点。

老浙大建于求是书院的原址上,然而校区狭小缺少发展余地,且地处市中心十分喧闹,于是刘丹决定另选校址。几经勘察终于在老和山下选定了新校址,日夜不停加紧筹划下,玉泉在1953年春正式破土动工。在校区建设中还遇到了经费问题,当时教一、教二、教三都已建好而教四却只建到一半资金就用完了,刘丹四处奔波终于筹得经费建好教四。

院系调整中浙大赖以成名的理科被全部调出,许多教师甚为惋惜,认为没有了理科将对工科的发展极为不利,于是众人纷纷向刘丹提出重建理科。刘丹十分认同这些建议并积极推动重建理科,当时学校只有数学、物理、化学三个教研组,师资力量薄弱,有关设备和图书资料大都在院系调整中被带走了,不少教师对能否办好理科存有疑虑。刘丹和教研组的教师反复商量最终认为困难是可以克服的,浙大有能力办好理科。高等教育部1957年正式批准,浙大在全国工科院校中率先恢复了理科系,并形成了理工结合的办学特色,这一举措对浙大以后的发展影响深远。

文革中刘丹受到冲击被迫离职,改革开放后他重新担任浙大党委书记兼第一副校长,并于1982年成为浙江大学迄今为止唯一一位名誉校长。

1983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召开期间,刘丹会同南京大学匡亚明名誉校长、天津大学李曙森名誉校长、大连理工大学屈伯川名誉校长联名建议遴选五十所大学重点资助,邓小平给与首肯,但是后来确定的数目只有十分之一。不久之后的十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获得重点投资。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校未能入选。

刘丹在国外交流访问期间接触到的浙大校友纷纷表示希望能将浙大、杭大、浙农大、浙医大四校联合,于是自1980年开始刘丹极力主张和推进浙大、杭大、浙农大、浙医大等“四校”的协作关系,亲任“四校”协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在他最后的岁月里一直为合并奔走呼吁。

1989年9月5日下午4时50分刘丹在浙江医院逝世,终年80岁。自1952年以来,38个春秋岁月,作为浙大历史上任期最长的第一副校长,他为浙大的建设和发展可谓呕心沥血,直至病重弥留之际仍然十分关心浙大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所有的浙大人都不能忘记这位为浙大鞠躬尽瘁的老校长。
参考资料: http://www.ncku1897.net/post/topic.aspx?tid=275986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校园风景|浙大贴吧|心灵之约|二手交易|租房信息|招聘信息|浙大考研|封禁帐号|HK152688号|广告联系

GMT+8, 2025-9-9 16:33 , Processed in 0.027491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浙江大学西湖论坛,非官方,独立自在的第三方浙大网上校园社区

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请访客自行甄别文章内容真假!

Copyright 2010 浙江大学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